健康教育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卫生保健 > 健康教育 > 正文
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2周:助长又益智 你家娃运动得够科学吗?
发布日期:2023-09-04 08:20:14   来源:红珊瑚幼儿园

科学合理的运动,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的身体长高,还能促进智力发展。运动除了可以提高孩子的体质健康水平、培养他们的基本运动技能外,还可以对孩子的免疫系统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,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。

运动能让孩子思维更敏捷

运动是靠肌肉发力完成的,而肌肉收缩是需要神经系统进行信号传递的,这就离不开大脑的活跃。当孩子在做出各种动作的时候,肌肉要协调配合,相应的神经细胞也要高度活跃,来满足这个需求。

运动还是身体长高的“催化剂”

运动的时候,一方面,孩子跟地面接触的力的刺激,可以帮助软骨和骨增生,让它们长得更快;另一方面,各种刺激会导致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发生变化,分泌一些有利于我们软骨增殖的激素,进而使骨增长的速度加快。

时间推荐 学龄前儿童在全天内的身体活动时间累计应达到180分钟以上(最好每天要有120分钟的户外运动),其中中等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。从健康效益角度来说,强度越高,带来的好处越多。但对于小孩子来说,不建议长时间连续地做这种高强度的活动。因为小孩不光是骨没有发育完全,肝肾、心肺系统也没有发育完全,如果长时间剧烈运动,可能给心脏带来负担。但要避免连续久坐行为,每次久坐连续不超过60分钟;每天累计的屏幕时间不超过60分钟。另外,建议每天10到13个小时的睡眠,包括中午的午睡,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规律的作息时间。

单独+互动 运动类型要多样 最根本的一个原则是多样性,可以从多种目标、多种强度、多种环境、多种形式等四个角度来选择。其中,多种强度就是既要有低强度的活动,也要有中高强度的活动;多种目标是以大肌肉基本动作为核心,以灵敏、协调和平衡三个关键素质为辅助,通过移动类、姿势控制类和物体控制类的动作进行训练;多种环境包括室内、室外的环境,其中户外环境非常重要;多种形式指的是在孩子活动的时候,需尽量给他提供不同的调整,既鼓励单独游戏,也支持互动游戏。而单独游戏是促成孩子专注力形成的一个关键的环节。

每天都要“动起来” 对运动的监测和评估,分为运动频率、运动强度、时间、类型四个方面。频率是指每周运动多少次,强度是否合适,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呼吸、说话连不连续来判断。

分享到:
相关信息

上海市青浦区红珊瑚幼儿园  版权所有

地址:青浦区万寿路87号   联系电话:021-59204482

技术支持:青浦教育信息中心